每年ARTC都會針對媒體舉辦例行性檢測之旅,讓讀者們透過鏡頭一窺這個國內專門進行車輛研究與測試的基地,而本次檢測之旅的主題也正好對應日前相當受到矚目的車輛碰撞安全議題,除了有各國碰撞法規與NCAP的探討之外,重頭戲還有實車碰撞展演,這可是繼車輛碰撞實驗室2005年落成之後,再度在媒體面前公開實車碰撞。
你知道車輛碰撞法規≠NCAP嗎?
在進行實車碰撞之前,或許必須先釐清碰撞法規與NCAP之間的差異。國內碰撞法規於2008年上路,以調和歐洲ECE為主,目前測試項目有前撞與側撞,包含正面全寬、側方立柱及後撞等國外法規已有的項目,目前交通部尚在研擬中。
而根據國內公路法規定對於新上市車輛,領牌前都需通過由交通部認可國內外16家檢測機構(國內1家、國外15家)的碰撞測試(國產車均於ARTC執行,而進口車輛則採用國外檢測機構之測試數據),再將測試結果送至車輛安全審驗中心(VSCC)取得安全審驗合格證明書即可上市。
也就是說國內販售無論國產、進口的小客/小貨車都是經過碰撞法規認可的,不過評分標準只有合格與否(但所有項目都要合格才算通過),只不過礙於台灣車輛管理制度,車商將受測車輛送至主管機關認可之任一檢測機構,廠商需向檢測機構申請檢測及付費,當然ARTC測試費用不低,所以相關檢測報告所有權屬廠商所有,因此檢測機構並無權公開測試數據。
或許有讀者跟我有一樣的問題,會不會有車商送測特別加工的選手車以取得合格證明的疑慮,但事實上,車商在向VSCC申請安審合格證的同時,也必須提交品質一致性報告,也就是說生產車必須完全依照送測車的規格,VSCC也會定期查核以確保民眾用車安全。
法規保障最基本人身安全;NCAP要求更高安全水平,如果汽車有改裝,那就不可能通過ARTC測試!
至於民眾常聽的NCAP,全名為New Assessment Program新車評鑑計畫,1978年起源於美國,目前許多汽車工業大國、區域經濟體也都有成立相關組織,多半是由民間發起(例如保險協會)或是政府支持所成立的第三方專責機構來執行NCAP制度,乃是針對已上市車輛,進行不同於法規的測試評比,通常會比法規規範嚴苛許多,而且收購該車輛的費用也必須由該組織買單,因此撞擊測試數據不僅公開透明,還有明確的分數或星等可做參考,消費者得一覽無遺。
國人最為熟知的Euro NCAP以星等來評價車輛安全與否,並且有各測試項目的得分比例!
簡單來說,法規乃是要求所有欲上市車輛(車型)都要達到60分及格,只有OK與NG(Not Good)之分,僅保障最基本的人身安全,而且測試數據艱深難懂,更涉及商業機密因此難以公開;但NCAP制度則是再針對這些已上市的車輛(車型)透過更嚴苛的測試進行評比,並將測試結果以清楚明瞭的量化方式公開給消費者。
由美國保險協會組織共同成立的IIHS,同樣也以簡單明瞭的分級制度來評斷車輛安全程度,並依此作為保險費用的依據!
實際走入碰撞實驗室感受撞擊一瞬間!
在弄清楚法規與NCAP之間的差異之後,透過我們的鏡頭帶你了解ARTC更令人期待的實車碰撞實驗。主要執行的只有側撞,前方偏置撞擊只有示意車輛提供畫面,但能親眼目睹實驗室等級的高規格車輛撞擊測試已是心滿意足了,唯獨遺憾的這輛受撞車已是報廢車,即便經過變裝,但從輪廓及水箱罩仍可以判定是至少20年以上的BMW E36 3系列,如果是現行國產車來撞是否更具代表性呢?不過根據ARTC的說法是一來是成本考量,二來是怕評論焦點都轉移到該受測車輛身上,畢竟主軸還是了解現行國內撞擊測試法規,畫面反倒只是輔助!
依照法規規範,側撞是由台車以50km/h的速度向靜止的受測車(駕駛側)撞來,撞擊位置大至就是A-C柱向下延伸的空間,主要是測試側方碰撞時車輛對於成員的保護性,再透過側撞人偶(ES-2)身上所搭載的10個感測器,換算出包含頭部、肋骨、腹部、骨盆的人偶受傷指數符不符合法規要求的最低限度,另外對於車輛的判斷基準還包含碰撞過程中車門不得自動開啟與上鎖,以免將人彈飛或延誤救援,燃油的洩漏率也必須≦30g/min,同時要在不使用工具的情況下開啟足夠常出入車門開口、解除安全帶,並將人偶自車內移出才算符合基準。
車輛碰撞測試雖然只有幾分鐘,但事實上事前的準備作業可是不少!
之前看過有人進口VOLVO S80完成ARTC驗車領牌,所以,就給大家看一下國外VOLVO XC90 的撞擊測試吧!(因為台灣的不能公開…)
儘管我們畫面捕捉的車輛碰撞只是幾分鐘的事情,同時也是最精彩、最震撼的剎那,但事實上車廠送測車輛至完成撞擊測試報告的流程,前置作業可說是相當繁複,包含測試車輛整備(為求測試安全90%油水抽換)、人偶及感測器安裝(受測車輛必須符合法規要求,因此還可能必須拆卸副手席)、線路配置、場地及器材整備(高速攝影機架設),最終完成傷害指數計算與測試報告,依車型不一至少也要5-10個工作天。
各式各樣不同型號的假人在車輛碰撞測試中扮演相當吃重的角色!
另外,只有情境式展示的前方偏置撞擊,前置作業大致相同,不過測試方法就截然不同。是由測試車以56km/h的速度撞擊與車寬40%重疊的靜止治具,撞擊位置同樣是駕駛側方,只不過前撞危險指數拉高,因此前撞人偶(H3-50M)的感測器都高達46個,人偶傷害指數的項目也就更多,而車輛判斷的基準大致上與側撞相似,但多了一個方向盤位移量的考核,當然碰撞測試結果也同樣只有符合與不符合兩種,而側方/前方碰撞成員保護的合格名單也能透過車輛安全資訊網查詢。
經過側撞與前撞後,由假人身上感應器所蒐集的資訊彙整後得到的測試報告,不僅都是難以理解的力學指數,而且數據是不對外公開的!
車輛安全逐步透明化,將知的權利還給消費者!
實際走入國產車上市必經的碰撞實驗室,看見ARTC專業場地、設備與工作人員建構出來的撞擊流程,雖然撞擊一瞬間的一聲巨響是震撼的,但心裡的感受其實是踏實的,儘管腳步稍慢,但至少政府在車輛碰撞法規上還是有在做事,當然希望主管機關能夠加緊立法腳步,讓後撞、正面全寬與側面立柱等項目納入碰撞法規,替消費者把關之餘,也能督促國產車商對於車輛安全持續重視。
再者,還記得日前「國產車上市前,必須強制公開ARTC撞擊測試結果,並依照國外將結果分級」的議題在國發會所成立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獲得了超過5千筆附議,後續也有立委呼籲應該適當公開,或是參照國外成立NCAP制度,按照現行法規來看,公布車輛撞擊結果是會面臨適法性的問題,這點其實國外法規也同樣不公開測試結果,但卻有資訊更透明的NCAP制度可供參考,而台灣消費者卻無從查起,顯然對民眾知的權利上大打折扣,在車輛安全日漸受到重視的年代,我想這也是進口車與國產車銷售比例逐年拉近的原因,車輛安全資訊逐步透明並將市場機制還給消費者,相信這才是政府未來必須努力的方向,而非只是一味的透過進口車關稅撐起國產車的保護傘。